2025年6月25日,由协会、红餐产业研究院联合主办的《新消费趋势下餐饮生存与增长逻辑》主题沙龙在广州举行。
协会副会长/二沙讲堂执行堂主何志锋担任主持,特邀讲师红餐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唐欣,围绕通缩周期下行业供需失衡、消费分层等挑战进行深度解析,并对头部品牌通过 "小店模型、差异化副牌、灵活用工" 等 5S 策略实现逆势扩张的底层逻辑展开深度分享。
宏观经济承压
餐饮增速滞后社零半年
2024 年第三季度 GDP 增速触底后政策驱动复苏,但社零增速罕见低于 GDP,餐饮消费增速更滞后社零约半年。唐院长指出,经济模式依赖投资导致产能过剩、房地产两极分化及地方财政举债受限,是造成行业疲软的三大主因。2024 年餐饮门店数同比增长 10.31%,但消费均价整体下降 8%-14%,其中饮品降价幅度达 14%,火锅烧烤因供应链成本高企陷入困境。
场景分化加剧:
商务餐萎缩 30%,悦己消费成增长引擎
目前餐饮场景划分为四大象限:日常饱腹类(占比 50%)头部品牌如快餐连锁逆势扩店,客单价 80 元以下的小炒、自助餐在亲友聚会场景中增长显著;而受禁酒令影响,商务政务餐规模同比萎缩超 30%。值得关注的是,以饮品、烘焙为代表的 "悦己独处" 场景(占比 10%)增速突出,蜜雪冰城过去一年新增 1 万家门店,瑞幸、库迪分别扩店 5000 家和 3000 家,形成 "万店俱乐部" 竞争格局。
5S 策略破解成本困局:
小店模型与二手设备成降本关键
针对行业 "三高一低" 难题,唐院长表示头部品牌普遍采用的 5S 原则:
“
Small 门店模型
大店改小店,如 1000㎡火锅店缩至 300㎡,租金成本下降 50%;
“
Separate 副牌覆盖
海底捞推出 40 余个副牌切入低价市场,主品牌通过 "脆肉皖主题店" 维持高端定位;
“
Staff 用工
通岗替代专岗,智能传菜机器人 1 年收回成本;
“
Site 营销
美团外卖店模型利用 CBD 偏远商圈降低房租,抖音种草带动客流;
“
Second-hand 设备
倒闭门店设备一折回收,清洗后六七折转售,库存周期缩短至 3 个月。
未来十年两大趋势:
连锁化率或达 35%,物流成本倒逼业态革新
根据预测,中国餐饮连锁化率将从 2025 年的 24% 提升至 2035 年的 35%,外食比例同步升至 35%。随着国家物流成本目标降至 13.5%,无人机冷链运输或改变生鲜供应链格局,地方特色食材餐饮迎来机会。唐院长强调:"通缩周期下,餐饮正从 ' 悦他消费 '(商务宴请)转向 ' 悦己消费 ',辣味、重口味菜品因情绪价值走红,而 ' 雕虫小技 ' 式的高端消费刺激,或成为缩小贫富差距的市场机制。"
对于商业地产来说
以餐饮为代表的体验经济将成核心生态
长期来看,餐饮业规模增速将高于经济整体增速。必将成为线下商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。而餐饮自带刚需和高频消费属性,吸引大量客流,延长消费者停留时间,带动其他零售、娱乐等业态。商业地产行业需要适应餐饮业高周转、小门店、特色
化、智能化的发展趋势,并优化相关服务,构建多元餐饮生态组合,以及餐饮 × 多元业态融合生态,积极引入新业态,唯一的不变是变化。
据悉,红餐产业研究院后续将发布《2025 中国餐饮发展报告》,聚焦供应链创新与即时零售对商业地产的影响。报告中提及的 "OPF 决策模型"(备选集、预决策、终决策三战场)为品牌提供了从心智占领到现场转化的全链路运营框架,已获多家上市餐饮企业采纳。